養(yǎng)殖河蟹,池塘應靠近水源,水量充足,水質清新,電力配套,交通便利,環(huán)境安靜,無工業(yè)、農業(yè)和生活污染。下面我們具體了解一下養(yǎng)殖河蟹需要什么條件
一、養(yǎng)殖河蟹對池塘的要求
池塘規(guī)劃為東西走向、開挖成長方形,長寬比為3∶1,面積以10~15畝為宜。池埂應寬且堅固,坡比要求達到1∶3,以防河蟹打洞外逃。
池塘中部應設有灘田 (淺水區(qū)),面積占全池面積的30%~40%,水深80厘米左右。
蟹池四周距池埂1米處開挖養(yǎng)蟹溝(深水區(qū)),溝寬2米,溝深低于池底60~80厘米。
二、要有一個好的河蟹品種
好的品種,是實現(xiàn)高產的關鍵。目前,多數(shù)以長江絨螯蟹苗為主,這里的蟹苗一般體格健碩、規(guī)格齊整,而且要有很好的適應能力。
選擇好的蟹苗,最先將其浸泡池中幾分鐘,反復操作幾次,觀察螃蟹對水質的適應能力,無不良反應時可將其放進去。
三、河蟹飼養(yǎng)的水質條件
整個養(yǎng)殖過程中,對水質的總體要求是“清、新、嫩、爽”。一般保持ph值為7.5~8.5,透明度為30~40厘米,溶解氧為5毫克/升以上,水溫為25~28℃。
養(yǎng)殖初期保持水深50~60厘米,以增加光照、提高水溫和促進水草生長。養(yǎng)殖中期逐步加深水位,每5~7天添加新水1次,每次加水20厘米深,保持水深1.2~1.5米,以降低水溫。若發(fā)現(xiàn)水質變壞,應及時采取換水措施,換掉池中30%~40%的老水。
養(yǎng)殖后期保持池塘水深1.0~1.2米,特別要注意河蟹蛻殼期間應保持水位穩(wěn)定,加水應選擇在凌晨或上午進行,換水應先排掉池底老水,后補加新水,每次換水量控制在30%。在養(yǎng)殖過程中,每15天使用1次生石灰,用量為10千克/畝 (高溫季節(jié)減量或停用)。
四、其他硬件要求
1、進排水系統(tǒng)
修建獨立的進排水系統(tǒng),進水口設在池塘一端的最高水位處,排水口設在池塘對角另一端的最低處,這樣可延長新鮮水在池內流動混合時間,起到增加下層水體溶氧的作用。此外,配備進、排水水泵各1臺。
2、防逃設施
在池塘四周用鈣塑板建造防逃墻,方法是沿池埂外側埋設,下部入土20厘米并壓實,上部高出池埂50厘米,板與板之間不留縫隙。在板的外側用木(竹)樁支撐固定并稍向池內傾斜,樁距為1.5~2.0米,將鈣塑板打孔后用細鐵絲固定在樁上,四角做成圓弧形。進、排水口也要用雙層不銹鋼網封好扎牢,以防河蟹逃逸。
3、增氧設施
養(yǎng)殖池塘按0.15千瓦∕畝的標準配備安裝微孔增氧設施,于放養(yǎng)前安裝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