蠶豆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,病菌在種子或病殘體內(nèi)越冬,成為翌年初侵染源,靠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。種子未消毒、偏施氮肥、播種過早及在陰濕地種植發(fā)病重。
一、蠶豆褐斑病的危害癥狀
蠶豆褐斑病主要侵害葉、莖及莢。葉片受害后,開始產(chǎn)生赤褐色小點,后擴大為橢圓形病斑,周緣有明顯赤褐色,中央灰褐色,其上密生黑色呈輪紋狀排列的顆粒。
發(fā)病嚴重時病斑相互匯合成不規(guī)則大斑,潮濕時,病部破裂穿孔或枯死。
莖部受害后,產(chǎn)生中央灰白色稍凹陷的橢圓形大斑,周緣赤褐色,易枯死折斷。
莢受害后,產(chǎn)生凹陷的暗褐色病斑,四周黑色,發(fā)病嚴重時,莢枯萎,種子瘦小,不成熟。病菌穿過莢皮侵害種子后,導致種子表面形成褐色斑。
二、蠶豆褐斑病的防治方法
①選用無病豆莢,播種前用56℃溫水浸種5分鐘,進行種子消毒。
②適時播種,不宜過早,高畦栽培,適當密植,合理施肥,增施鉀肥,提高抗病力。
③藥劑防治。發(fā)病初期噴灑47%加瑞農(nóng)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、80%大生錳鋅可濕性粉劑500-600倍液、80%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、14%絡氨銅水劑300倍液、77%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,隔10天1次,防治1-2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