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藥性】味辛,性涼。歸肺、肝經。
【功效】疏散風熱,清利頭目,利咽透疹,疏肝解郁。
【應用】
1.用于外感風熱,或溫病初起,發(fā)熱,微惡寒,頭痛,咳嗽。本品為辛涼之品,辛能發(fā)散,涼以清熱,具較強的辛散之力,為疏散風熱常用之品,常與荊芥、桔梗、桑葉、菊花、牛蒡子等配用,治療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,邪在衛(wèi)分,發(fā)熱,微惡風寒,頭痛等癥,方如《溫病條辨》桑菊飲、銀翹散。
2.用于風熱壅盛之咽喉腫痛,頭痛目赤。本品輕揚升浮,芳香通竅,能疏散上焦風熱,可清頭目,利咽喉。如治風熱上攻,頭痛目眩,多與川芎、石膏、白芷等同用,方如&1t;丹溪心法》上清散;治風熱上攻之目赤多淚,可與桑葉、菊花、蔓荊子等同用;治風熱壅盛,咽喉腫痛,配荊芥、桔梗、生甘草、牛蒡子等同用,方如《溫病條辨》銀翹散、《喉科秘旨》六味湯。
3.用于麻疹透發(fā)不暢,風疹瘙癢。本品質輕宣散,有透疹止癢之功,如治風熱束表,麻疹不透,常配蟬蛻、牛蒡子等同用,方如《先醒齋醫(yī)學廣筆記》竹葉柳蒡湯;治風疹瘙癢,可與荊芥、防風、僵蠶等配用。
4.用于肝氣郁滯之胸悶脅痛。本品入肝經,能疏肝解郁,常配柴胡、白芍、當歸等同用,治療肝郁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,月經不調,方如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逍遙散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3-6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適量,搗汁或煎汁涂。薄荷葉長于發(fā)汗解表,薄荷梗偏于行氣和中。
【使用注意】本品含揮發(fā)油,久煎易使有效成分揮發(fā),故應后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