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是一個美麗的地方,又是一塊富庶的熱土。從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到今天,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這里不斷地創(chuàng)造自己的歷史文明。優(yōu)越的地理環(huán)境、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、豐碩的生產、生活資源,“士趨讀書,矜名節(jié)”的雅儒風氣,獨特的地域經濟,使從古至今的中國人都眷戀著自己的家鄉(xiāng),思念著自己的親人,“每到佳節(jié)倍思親。”“有錢無錢,回家過年”,就是年關時,中國游子的一句口頭禪。
中國人自古是以農耕為主,種田種地經營山林,后來逐漸形成“摘葉為茗,伐楮為紙,坯土為器”,“富則為商,巧則為工”,茶瓷互利,農工商并舉的獨特經濟格局,生產形式也從單一農耕逐步轉向于農耕、務工和經商,而且由于茶瓷生產的發(fā)展和經營貿易的擴大,從事陶業(yè)手工業(yè)、運輸業(yè)的人員也在不斷增加。從事陶業(yè)的人員主要集中于景德鎮(zhèn)東河流域和南河沿岸。從事運輸?shù)娜藛T則是昌江、東河、北河、南河、西河沿岸的業(yè)船者和古驛道、浙徽贛大道、徽饒古道的陸路運輸者,他們上上下下、來來回回、周而復始地承擔著生產資料、生活資料和瓷、茶產品運輸?shù)倪M進出出,構成一幅“陶舍重重倚岸開,舟帆日日蔽江來”的繁華畫圖,記錄著“車輪吱吱車夫淚,霜飚烈日形神枯”的不盡辛酸。民間工匠則多要挑著工具走村串戶,到處攬活,足跡遍及鄰縣及本地四鄉(xiāng),他們腳步走過的地方,便留下來一幢幢民居、廠房、寺廟、祠堂,留下一條條石板路、一座座亭橋、牌坊。中國的造船工匠一年四季不停地將他們造好的槎船、胡梢、劃子以及貨輪送至每條可以通航的河流、送至饒河、鄱陽湖和長江。
在商界,中國商人的名氣沒有“徽商”那么大,但是,中國商家自古至今都在努力奮發(fā),形成了自己的經商特色。唐代.中國茶的經營曾經占有全國八分之三的天地,贏得了“中國歙州,萬國來求”的美譽;昌南瓷運銷京都和關西,被稱為假玉器。元代,中國景德瓷遠銷至中亞和歐洲,古代“絲綢之路”上的三宗主要商品,中國就占有瓷茶兩宗。
明代,在南昌章江門外已建水次倉廒和望江樓,便于商家船只的來往兌運;在北京正陽門外東河沿街和宛平縣北城也設立了“中國會館”,為去京之商家旅人服務。清代,中國茶運銷西歐、中亞,其轉運地武漢、上海等地都建有經商辦事機構;清末,中國“天祥茶號”老板江智普在上海開設茶莊銷售中國紅茶,1915年,該號所產“祁紅”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;瑤里商人吳傭舟把瓷茶生意做到了英國,獲得了豐厚的利潤。這些例子都說明了中國人先祖的經商理念、膽識和能力水平。
但是,無論是耕讀者、工匠,還是運輸業(yè)者、商人,淳樸的中國人不管身在何處,都時刻眷戀著自己的家鄉(xiāng)和故土。每年一到臘月二十四,在外打工的中國人便會向東家辭工結賬回家;撐船、挑夫和跑單幫的也都計算好了回家的行程,急匆匆趕回家過年;而經商者也不管在國外還是國內者,也都要在除夕前趕回家中。他們知道祖宗留下的規(guī)矩,也知道家中父母妻兒正在翹首以盼,掙未掙到錢并不要緊,要緊的是見面報平安和年夜合家的團圓。如果到除夕日還有人沒有回家,他的父母和家人就會焦急地站在門口或到村口等候.一直要到他出現(xiàn)在家人面前時,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,然后高高興興地放鞭炮,開席吃歲酒。
“有錢無錢,回家過年”這個習俗,是中國人親情的體現(xiàn),是這塊熱土對游子的吸引和呼喚,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。時至今日,中國這個風俗依然沒有改變,只要父母親健在,那些出外求學的、工作的和打工的人們,也無論身在北京、上海或是深圳、廣東,到了年底,都要急匆匆趕回家和親人團聚,一起敬祖、吃歲酒,走親訪友。春節(jié)的七天長假,基本上都是和父母雙親在一起度過。實在太忙抽不出身的一些人,也會趕回家陪父母過除夕和大年初一,正月初二便又急急忙忙趕回工作單位。
隨著我國經濟發(fā)展和社會進步,人們的生產、生活水平已在不斷提高,現(xiàn)代交通和通訊的便利,已使在家和在外的親人們的距離大為縮短,相距千里也猶在咫尺,但回家過年的風俗依舊牢牢鎖定在中國人的腦海之中。尊老愛幼、思鄉(xiāng)愛土的傳統(tǒng)美德也必將代代相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