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空種子的常見誤區(qū)有哪些?(2)

2014-09-17

再比如,茄子皮對治療冠心病有幫助,科學家就專門挑選搭載后“變”小的茄子,這樣,單位產茄子皮的量就增多了。

3、太空食品不安全

“基因突變”“變異”“人工誘變”……這些航天育種的術語聽起來有些“恐怖”,讓個別消費者擔心太空食品的安全性問題。

“太空食品絕對安全,人們盡可以放心食用。”劉錄祥說。

航天育種的原理,是把植物種子用衛(wèi)星搭載上天,在宇宙輻射、微重力、弱地磁、高真空以及低溫等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引起基因變異,返回地面后再經過專門的培育和篩選,形成有明顯優(yōu)勢的新品種。

“在自然界里,自然環(huán)境的變遷也會引起生物發(fā)生相應的突變,以適應新的環(huán)境。”劉錄祥說,“航天育種只是加快了生物的這種變異過程。”

有人擔心“宇宙粒子輻射”的安全性。劉錄祥說:“人們用高劑量的核輻照為面包、大米、方便面、脫水蔬菜等消毒,這些食品都可以直接食用,航天育種所接受的輻照強度僅為前者的百萬分之一,而且要經過數代的培育篩選后才開始食用,所以根本不用擔心。”

4、太空食品一定是“綠色食品”

“盡管太空環(huán)境無菌、無污染,但并非所有的太空食品都是綠色食品。”劉錄祥說。

太空食品是經過航天育種所培育出的。而綠色食品是指在無污染的條件下,施有機肥料,不用高毒性、高殘留農藥,在標準環(huán)境中培植加工的食品。

“太空種子在地面的培育階段一樣可能施化肥,所以,是不是綠色食品,還要看是否有相關部門頒發(fā)的‘綠色食品’標志。”

與《太空種子的常見誤區(qū)有哪些?(2)》相關的文章:

熱門文章